瞄准生育“痛点”,让大家想生也敢生丨大象评论·深一度

Connor 币圈网官网 2024-10-31 9 0

评论员 李长需

“不敢生”“不想生”的困局,或迎来转机。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等四个方面,提出13项任务安排,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和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瞄准生育“痛点”,让大家想生也敢生丨大象评论·深一度

【“不好带、养不起”是生育痛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为1.3,远低于国际上通常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2.1。而最新的数据虽还没有发布,据专家推测可能会更低。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普遍共识。从2021年开始,我国开始推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比如各省份普遍设立60天以上的延长产假、15天左右的配偶产假、5到20天的父母育儿假等;2022年1月,又开始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又将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人口反弹,但总体上生育形势仍未得到扭转。究其原因,还在于生育的痛点还未得到彻底解决。

瞄准生育“痛点”,让大家想生也敢生丨大象评论·深一度

展开全文

“生崽不易,养崽更难”,这是不少年轻父母的感受,更是不少年轻人“不愿生、不敢生”的原因。生养成本(包括生育、养育、教育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缺乏婴幼儿照护服务、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等因素,成为不少育龄人群“不愿生”“不敢生”的“痛点”和“难点”。不解决这些“痛点”“难点”,政策再好,也很难有效提升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

和生育支持体系建立初期更侧重政策体系的全面性不同,这次出台的 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一方面瞄准了“不好带、养不起”等影响生育意愿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另一方面,则从“不想生”的社会氛围改善方面下手,从经济、时间、服务、文化等四方面来支持人们的生育意愿。

瞄准生育“痛点”,让大家想生也敢生丨大象评论·深一度

【生育政策起作用,要因地制宜】

在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中,“养不起”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措施》显然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筋。比如,提出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落实好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等,减轻生育家庭的经济负担。

而在“不好带”问题上,《措施》则把发展婴幼儿托育当作了重点。而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托育也确实能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并提升生育率。就目前我国的托育行业发展水平来看,还面临数量提升、质量改善、人才标准待完善和收费较高等诸多问题。在此方面,《措施》提出了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等诸多措施。

瞄准生育“痛点”,让大家想生也敢生丨大象评论·深一度

尤其是在托位供给上,提出各地要开展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托育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提高公建托位占比,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这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托育数量严重不足问题;而在普惠托育服务的支持体系方面,则提到了从监管、人才的培养,补贴、税费的减免等多个方面施策,以便解决托育的质量不高、收费较高等问题。

瞄准生育“痛点”,让大家想生也敢生丨大象评论·深一度

当然,生育支持政策要起到作用,是要综合施策的,很难靠单一的政策来起效。在政策制定上,时间支持、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文化支持等,都非常重要。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家庭对这些政策需求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各地落实政策时,在国家整体的制度框架内,必须结合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特别是家庭育儿需求的主要矛盾,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样能够提高政策投入的精准性和政策的效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