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驻华大使访华:中方不合作就付出代价!话音刚落,中方回了4个字
据界面新闻报道,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面对美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关于芬太尼问题的言论,用四个字作出明确回应:"坚决反对"。这简短有力的表态背后,是中方对美方长期推卸责任行为的严正立场。
伯恩斯近日声称美国已向中国表明,若不在芬太尼问题上合作,中方将承担后果。这番言论延续了他任内对华强硬姿态,却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芬太尼问题本质上是美国社会治理失败的产物,美方不仅未能正视自身问题,反而将矛头指向中国,试图借此维持对华关税施压。
中国国家药监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芬太尼类药品生产总量仅为100公斤,这些药品全部用于国内医疗需求及合法出口。其中出口量仅有12.3公斤,主要流向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而同期美国海关查获的芬太尼数量高达8282公斤,这个数字是中国全年出口量的673倍。如此悬殊的数据对比,彻底揭穿了美方所谓"中国是芬太尼主要来源"的谎言。
芬太尼(资料图)
深入分析美国毒品问题,更能看清事实真相。美国缉毒局报告明确指出,境内查获的芬太尼90%以上是通过美墨边境走私入境的,主要由墨西哥贩毒集团合成制造。中国早在2019年就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全球最严格的整类列管制度,严厉打击任何非法流通行为。相比之下,美国医疗体系长期存在滥开阿片类药物的现象,其处方量占全球总量的80%,制药企业游说集团更被曝光操纵政策放松监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世纪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导致社会崩溃,如今美国却颠倒黑白,将自身毒品泛滥污名化为"中国责任"。这种政治操弄的真实目的,是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0%关税寻找借口。根据2024年中美贸易额计算,这项关税使中国企业额外负担约720亿美元成本,而中国全年芬太尼出口总值仅约5万美元。这种不成比例的"惩罚",充分暴露了美方的真实意图。
芬太尼在美国黑市的暴利令人咋舌。1公斤成本仅3000美元的材料经毒贩加工后,可产生150万美元的暴利,足以毒害50万人。面对如此高利润的非法行业,美国既未有效打击境内分销网络,也未切断墨西哥贩毒通道,反而耗费大量政治资源炒作"中国威胁论"。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其禁毒战争持续失败。
展开全文
伯恩斯(资料图)
中方"坚决反对"的表态虽仅四字,但背后是完整的事实链与法律依据。中国对毒品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过去十年对走私贩毒者判处死刑的案例不在少数,其中包括多名外籍毒贩。这种严厉的禁毒立场与美国处方药滥用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不仅在国内严格管控,还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用实际行动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调整期。美方若继续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只会进一步损害双边互信基础。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美国加强医疗监管、完善禁毒体系、切断毒品供应链,而非向中国转嫁责任。数据不会说谎,国际社会也看得清楚:谁在认真履行国际禁毒责任,谁在制造借口推卸责任。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芬太尼问题只是中美博弈的一个缩影。美国试图通过施压手段迫使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的做法注定失败。中国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基础来维护自身立场,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应对各种挑战。国际社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指责缺乏事实依据,其真实目的是为了维持对华遏制战略。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相处之道。美方应当摒弃冷战思维,停止无端指责,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与中方开展建设性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包括芬太尼在内的各类跨国问题,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我们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但绝不接受任何无端指责和污名化。美方应当正视自身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国内毒品危机,而不是寻找替罪羊。国际禁毒事业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推卸责任只会适得其反。
随着事实的不断澄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方在芬太尼问题上的不实指控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质疑。中国将继续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为全球禁毒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历史终将证明,基于事实和理性的立场才能经得起考验,而政治操弄和污名化的做法注定不会得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