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家数交所成交率17.9%
截至7月5日,广州数据交易所官网需求大厅只显示28条信息,其中3条已失效,其余处于待响应状态。
“金融、互联网、通信、制造工业、政务、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和教育等细分行业对于数据产品的应用需求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上海数据交易所、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编写的《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如此提到。
据了解,当前对公共数据产品需求呼声确实很高。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当前在数据交易所等平台上架的公共数据产品占比却不高,在数据交易所官网公布的企业需求信息也很少。比如即便包括所有数据需求在内,广州数据交易所官网需求大厅截至7月5日只显示28条信息,其中3条已失效,其余处于待响应状态。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提到,2023年数据场内交易供需匹配率低,数据场内交易活跃度较低,27家交易所上架数据产品中仅17.9%实现交易。专家建议,亟须通过公共数据的有效运营赋能千行百业,在公共数据运营与产品开发上拓展空间。
供需不匹配
制造业、信息服务等行业数据需求量增大
展开全文
公共数据资源蕴含丰富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公共数据主管部门授权运营单位对授权的公共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开发形成公共数据产品并向社会提供服务,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丰富应用场景,发挥出数据要素倍增效用。
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阶段公共数据运营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领域,其他行业和场景的数据需求逐步显现。
据悉,广州首个公共数据运营产品“企业经营健康指数”是以普惠金融为应用场景的数据产品,将政府部门掌握的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数据、社保缴存数据以及商事经营数据3大类共计12项公共数据资源,经隐私保护计算后加工形成,为金融机构发放信贷产品提供融资信用支持。
肇庆高新区兴旺数据有限公司针对绿色信贷服务,接入当地发改委、供电局、生态服务中心等7个相关委办局的公共数据,打造“云碳贷”数据产品。银行、担保公司以碳账户评级为贷前资源配置,靶向配套金融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
《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提到,整体来看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数据交易市场发展较好的原因在于,数据需求方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华东地区金融行业发展较为集中,因此数据交易行业发展较好。根据数据应用领域来分,金融行业数据交易规模约为306.9亿元,占比达35%,是目前最大的细分行业数据交易市场。
但当前数据交易机构的供给水平,难以满足旺盛的数据需求,制造业、信息服务、批发零售等行业数据需求量也在增大,而交易机构数据产品成交率不高,27家交易所上架数据产品中仅17.9%实现交易,数据场内交易活跃度较低。如消费民生领域数据产品购买方数量是供给方的2.4倍,产品成交率不足一成,供需不匹配。而且,总体面临应用领域较为单一、应用模式缺乏创新、应用变现未达预期等局限。
发布行业指数
首场数据产品带货直播积累商机线索
由于数据供应方与数据需求方之间缺乏透明、可控的交易桥梁,信息不对称,为及时掌握数据产品交易行情及市场需求,深圳、广州等数据交易所均有所动作。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了解到,目前深圳数据交易所官网推出“深圳数据交易指数”,包括综合指数、行业指数、产品指数,每月更新,主动揭示市场动向反映行情。6月份,深圳数据交易所在2024年“数据交易周”期间还开启了数据交易领域的新型营销,推出首场数据产品带货直播,积累商机线索,拓展线上线下交易业务。广州数据交易所发布240余项行业数据指数,涵盖财经金融、能源电力、交通旅游、医药健康、公共资源等14个行业,帮助市场了解行业运行情况。
深圳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机构可以根据数据交易指数了解各行业数据交易情况,从而分析数据要素对各数据交易相关行业的支撑作用,为在哪些领域进行数据要素相关投资,最大化促进创新与经济增长,提供决策参考。企业数据管理部门通过监测数据交易指数的波动变化,了解数据产品的流动性和数据资产的市场价值,为管理企业的数据资源和资产化过程提供市场行情参考。
数据高效应用
优先授权开发需求大高价值数据
为推动更多公共数据产品进场,拓宽公共数据产品应用场景,数据交易所也在探索中。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市场部行业总监韩坤洁提到,他们围绕数据流通交易上下游产业链,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公共数据领域专业数据服务商、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场景化、多样化、规范化的数据流通交易机制,推进数据服务和产品标准化、常态化输出,提高流通交易效率。探索政策创新突破,以场景应用为导向、政府补贴为牵引,吸引带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其建议建立跨省跨区域公共数据互联互通机制,搭建公共数据供给侧数据生态圈。
作为广东省级数据交易所,广州数据交易所采取“一所多基地多平台”体系,在佛山、湛江、惠州、韶关、东莞、清远、拉萨、喀什等地设立服务基地。广州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许晶晶曾提到,公共数据是数据流通交易的“药引子”,包括现阶段已应用的很多产业场景,都是公共数据与产业数据融合的产品。在解决安全、可信问题的基础上,公共数据能最大化释放价值效能,再与产业数据融合,创造出很多非常好的应用产品。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正在加快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陆续出台政策明确优先支持与民生紧密相关、行业增值潜力显著和产业战略意义重大领域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从而加大公共数据产品开发利用效率。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多地发布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发现,涉及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优先领域中“就业”“信用”“交通”“教育”“科技”“气象”“卫生”“地理”“金融”等热度较高。但也有数商企业建议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创新等现实需求开放内容更为多样、应用价值更高的数据。
数据专家高丰也认为,从授权产品运营角度来看,应确保优先授权开发需求大、潜在被服务对象广的公共数据产品或服务、产出的数据产品。
开发便利民生、赋能产业应用场景
针对当前数据应用场景挖掘不充分等问题,专家建议构建有效激励机制与充分创新空间,以提升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社会参与度。在充分了解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平台建设、提高数据整体质量,提升供需匹配水平,全方位推进公共数据的高效应用。
以杭州为例,去年9月28日发布《关于首批领域征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主体的通告》,进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落地阶段。首批授权主要通过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无偿使用以及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数据范围为金融、医疗健康和交通运输领域非禁止开放的公共数据。4月1日确定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为交通运输领域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单位,4月26日确定国新健康保障服务有限公司为金融领域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单位,授权运营期限均为2年。
“民之所需,运营之所向”,在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研究员傅建平看来,公共数据运营要以当下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导向,让数据“穿针引线”,开发有针对性的应用场景,便利民生,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都调研 总第338期 策划:邹莹 研究员:袁炯贤
评论